新型顯示技術的突圍賽,并沒有因為彩電業的階段性萎靡而停滯。實際上,越是在行業下行周期,在新技術的競爭方面反而越發激烈。因為,這涉及到下一個增長周期誰能成為主導者的關鍵問題。

在新型顯示技術方面,韓國企業lgD主導的OLED無疑是先發者。在LGD的推動下,OLED電視很快成為高端電視的主力產品之一,多數電視品牌也都先后加入到這一陣營中。
但問題在于,OLED雖然具有較為廣泛的支持度,比如獲得了索尼、LG、創維等品牌的支持,但全球彩電三強之中的三星、海信卻遲遲沒有發出正面支持的聲音,三星還和LGD就OLED、QLED還打過數次激烈的“口水戰”。雖然如今已經平息爭論,三星也通過QD-OLED的方式實現與LGD的殊途同歸,但這依然耽誤了不少OLED大規模普及的時間。
更關鍵的挑戰在于,Mini LED近年來快速崛起,讓OLED面臨非常大的挑戰。無論是京東方還是華星廣電的Mini LED技術,都在很大程度上對OLED技術形成了沖擊。更加精細化的背光分區以及更多單獨可控的發光像素點,讓Mini LED在保持高亮優勢的同時,也具備了暗場的強表現力,對比度極大增強。而這,無疑戳到了OLED難以高亮和高對比度兼顧的痛點。當然,Mini LED并不是技術的極致,還有Micro LED這個方向可以持續升級,因此中長期來看對于OLED的挑戰性依然會比較大。
除了Mini LED之外,海信主導的ULED也在不斷升級,同樣在高端市場對OLED形成了沖擊。ULED將背光劃分為多個獨立的控制單元,可以根據每一幀圖像的亮暗分布精確調整對應的背光區域亮度,讓ULED電視的動態對比度相比普通的液晶電視有了巨大的提升,同時畫面亮度和明暗細節也實現了成倍的提升。近年來,海信不斷升級ULED技術,將其打造為一個顯示技術平臺,與XDR、高刷等前沿技術融合,即將發布的新品可能是ULED+Mini LED的技術組合,號稱是“OLED Killer”。
無論如何,在Mini LED和ULED的前后夾擊下,OLED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。當然,《丁科技網》注意到,OLED也在積極應對:一方面,吸引小米這樣的高性價比品牌加入OLED陣營,加速市場普及;另一方面,LG親自下場打造卷曲屏OLED電視這樣的吸睛產品,充分發揮和打造OLED技術的差異化優勢,吸引高端消費者。抓“兩頭”,成為OLED突圍賽的主要策略。
一枝獨放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。對于產業來說,充分的競爭才能推動技術的持續進步;對于消費者來說,有更多的選擇才會得到更契合需求的產品體驗。所以, ULED、Mini LED與OLED展開公平競爭,值得鼓勵和期待。